学院秉持“无思政不教学,向课堂要效益”的理念,探索形成了“三平台、三维度、三课堂”课程思政建设新模式,取得优异成绩,在省内外产生较大影响并产生辐射带动作用。
(一)主要做法
1.三平台支撑,建强教师队伍“主力军”。搭建培训平台、交流平台、研究平台等三平台,通过专家讲座、课程思政工作坊等全员培训20余场,87%的教师获得教育部课程思政培训证书;举办院系两级课程思政、教学能力和青年教师教学等比赛20届次,承办了山东省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论坛和首场课程思政研课会;成立了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,立项了校级课题32项,其中15项已结题,省级立项课题6项,结集编印了《课程思政专题论文集》。

2.三维度协同,夯实课程“主战场”。从课程思政实施维度,实施“五定”工作法。从考核评价维度,按照标准化的评价制度和程序,构架了四维度评价体系。从课程思政资源建设维度,实施思政进教材、进标准、进线上资源“三进”工程。建设了46个校级案例库,修订了56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、365个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标准,立项建设了46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,已建成1门国家级和6门省级职业教育课程思政示范课程。
3.三课堂贯穿,畅通课堂教学“主渠道”。构建思政元素融入一二三课堂和课堂教学环境全过程融入模式,第一课堂课程育人、第二课堂文化育人、第三课堂实践育人。凝练出“以爱国主义为魂、以传统文化为根、以水文化为本、以工匠精神为基、以创新创业为翼”的鲜明课程思政特色。
(二)成果成效
1.《水处理工程技术》课程和教师团队入选国家级职业教育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教师团队,6门课程被评为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,授课教师入选省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。学校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被授予“全国职业院校课程思政研究中心”称号和山东省职业教育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。《以课程思政着力提升专业课堂教学质量的实践探索》获得2022年省级教学成果奖(职业教育类)一等奖。
2.通过在线开放课程向326位水利行业相关教师、从业人员发布调查问卷,发现对课程内容合理性、与岗位贴合程度、育人效果等满意度较高,学生对课程思政教学内容、课程思政教学方法、课程思政教学资源的满意度、对本专业的热爱度均明显提升。课程思想育人效果被多家媒体争相报道,其中“中国教育信息网”“战线联播”“大众日报”“大众网”等网站、媒体登载介绍课程思政典型经验,在同类职业院校中引起广泛讨论和热烈反响。

课程思政成效媒体报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