实施现代学徒制,共育水利技术技能人才

发布时间:2023-08-29 作者: 访问量:[]

学院与中国电建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合作构建以“大国企+大基建”为特色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,建设了“名师+工匠”领衔的双导师教学队伍,建成了装备高端、技术先进、功能齐备的产教融合实训基地,培养了技术技能突出、具有责任担当精神的工匠后备人才,成为展现产教融合的样板,服务“一带一路”的先锋。

(一)主要做法

1.构建水利职教集团引领的校企“三级对接”运行机制,实现管理体制机制产教融合。学校对接企业总部,签订合作协议,完善顶层设计和制度体系,搭建资源整合利用平台;系部对接下属公司,制定教学管理、岗位培养等具体实施方案,对实施过程监督、指导;专业教师对接企业导师,负责学徒培养过程的具体工作。

2.构建水利特色“三阶段、多轮交替、能力进阶”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,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深度对接。校企联合制定人才培育标准,开发人才培养方案,实施高标准育人。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“通用课程+岗位课程”的模块化课程体系,设计“认岗→跟岗→定岗”培养的三阶段、能力进阶的教学体系,构建适应现代学徒制要求的教学管理模式、师资队伍及质量评价体系。

3.构建“多平台、多路径”创新能力培养体系,解决学生专业创新研发能力培养路径不清晰的问题。在校期间,开展技术技能大赛、创新创业大赛、科研项目及技术服务,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研发能力和服务社会意识。进入企业后,通过项目QC(质量控制)小组等企业创新平台,参与水利工程技术革新、工法研发及新技术推广等技术创新活动,提高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。

(二)成果成效

1.受益学生数量多,人才培养质量高。自2014年开始探索现代学徒制培养以来,为学生提供了多样成才的机会,累计直接受益学徒近500人,校内推广受益学生超过3000人。近五年,学徒制学生获得国家级奖项5项、省部级82项,参与完成专利12项,参与企业技术研发、服务项目28项,51名学徒进入“齐鲁工匠后备人才”培育遴选名单。

水利工程专业学徒在中国电建进行岗位培养

2.为学徒提供了高质量就业渠道。近三年学徒就业率、就业对口率达100%,学徒毕业后在合作企业中国电建的留用率达80%,依据岗位及工作地域不同,毕业后薪酬5500~10000元,起薪高于同行业平均薪酬水平20%以上。

3.取得一系列高水平专业建设成果。依托现代学徒制建设,水利工程专业在专业建设、课程建设等方面取得18项国家级标志性成果,68项省部级成果。

4.带动水利工程与管理专业群发展。以水利工程专业为核心带动了水利工程与管理专业群发展,构建了目标更聚焦、特色更鲜明、覆盖更全面的专业群体系,专业群被列入山东省高水平专业群、山东省品牌专业群建设项目。

返回原图
/